目前社会上,金融诈骗案例层出不穷,绍兴平安产险特对消费者进行保险消费以案说险,让广大群众一起提高警惕,了解防诈知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一:汽修单位骗保,消费者“背锅”
赵先生将车送到汽修厂维修,汽修厂利用他的车辆造假赔案,还私自用他的身份证明开设银行账户骗取保险金。后来保险公司调查发现异常,赵先生不仅被保险公司怀疑骗保,影响个人信用,还陷入与汽修厂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之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一、案例警示
案例二:未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致拒赔
张先生为全家投保医疗险,为了低保费未如实告知家人有高血压病史。一年后,张先生父亲因高血压引发脑出血住院,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以“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赔,让张先生一家后悔不已。
案例三:营销宣传误导买错保险
孙女士在商场被保险销售人员拦住,推荐一款“教育金保险”,称收益高,孩子上学、结婚、创业都能领钱。孙女士购买后,孩子上大学需用这笔钱时,却发现提前支取要扣除高额费用,实际收益也不理想。原来该保险条款复杂,销售人员未详细说明支取条件和收益计算方式。
二、绍兴平安产险温馨提示
1、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这是投保人的法定义务。隐瞒信息可能导致拒赔,影响自身权益。
2、不随意将个人信息交汽修单位,避免被利用骗保,若遇可疑情况及时与保险公司核实。
3、营销宣传勿轻信,要求销售人员详细解释条款,特别是关键内容如收益计算、理赔条件、退保规定等,确保清楚明白再购买。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