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数字化集装箱物流平台鸭嘴兽完成3.3亿元C轮融资

科技 每日财经网

导语:整个世界都在数字化,航运业也不例外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深度颠覆着每个传统领域,这一进程也得到了航运业的一致拥趸。自2016年以来,以马士基、上港集团、招商局集团、中远海运等为代表的多家航运业头部企业,纷纷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愿景。这些具有数字化战略布局的强势企业,在5G和新基建的东风下,也自然而然成为资本追逐的新风口。

7月22日,数字化集装箱公路运输服务商鸭嘴兽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融资额3.3亿元人民币,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上汽基金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明势资本、复容资本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业务规模,支持其服务网络在连云港、南通港、钦州港和海口港的上线,同时进一步进行集装箱运输数字化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图为鸭嘴兽当前国内服务网络)
(*图为鸭嘴兽当前国内服务网络)

鸭嘴兽自2017年成立以来,专注深耕外贸集装箱这一公路整车运输细分领域,基于数字化能力推动供给侧的优化升级。得益于团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超强执行力,鸭嘴兽快速成长,2021年完成运输超过100万TEU,突破行业历史,俨然成为细分领域行业巨头。同时,鸭嘴兽计划在2025年到来之际,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万级运输规模的超级运输企业。

(*图为鸭嘴兽集卡运输车辆部分班组)
(*图为鸭嘴兽集卡运输车辆部分班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最大贸易国家,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输市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条款大多为FOB,在该条款下跨境运输由海外买家负责安排。这使得我国出口集装箱海上段运输约80%的份额由海外买家负责订舱,国内货主掌控额度只占约20%,这也是船运和国际货代行业头部企业多集中在欧美的深层原因。而恰恰与海上段运输不同的是,出口商品从工厂到国内码头之间的集装箱公路运输100%由国内运输企业承担,这必然是全球规模最大、地域分布最集中的公路运输细分市场。

虽然近两年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国出口较为旺盛,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叠加大国博弈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货物的运输需求增长减弱,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从中长期来看,通过数字化和移动互联实现行业整合,实现资源的物联化、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单位营运成本,同时改善货主运输体验,是国内集装箱公路运输行业的内在需求。鸭嘴兽创始团队在5年前预见并笃信这一趋势,并且果断投入其中。近几年国内港口航运业大力推进无纸化作业,也强化了集装箱公路运输数字化的行业基础。

(*图为鸭嘴兽拍摄的某国内港口实景)
(*图为鸭嘴兽拍摄的某国内港口实景)

鸭嘴兽核心团队从事集装箱航运物流软件研发工作10年以上,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东方海外、长荣海运等航运头部企业。其团队在用数字化系统改造集装箱运输的超长业务链条,形成业务端与贸易、物流、金融、口岸之间的数字化协同方面具备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

鸭嘴兽创始人唐红斌认为,新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最强动力,鸭嘴兽把数字化作为当前的核心能力,基于此不断优化客户服务,获取客户信赖。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拥抱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产品,建立持续优势,为实现2035年整体航运业务链条的数字化协同与高智能化、自动化的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承兑)。

瑞典斯特伦纳斯和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美国商业资讯)--状态监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SPM Instrument进一步推进其核心使命:为各行业提供保障可靠性和性能的知识与工具。总部位于美国的SPM Academy Inc.将作为全球振动培训与…
  • 公司
  • 2小时前
  • 文传商讯
加利福尼亚州埃默里维尔--(美国商业资讯)-- Estrella Immunopharma, Inc. (NASDAQ: ESLA)(“Estrella”或“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靶向CD19和CD22的ARTEMI…
  • 公司
  • 2小时前
  • 文传商讯
最新研究发现,AI的快速发展与新的商业机遇及全球水资源安全息息相关 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美国商业资讯)--提供水资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导者Ecolab今天公布了其第三次年度Ecolab Watermark™研究的结果,该研究…
  • 公司
  • 2小时前
  • 文传商讯
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正式发布,一幅关乎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战略蓝图清晰展开。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新材料”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板块,其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发展路径也得以系统明确。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基石…
8月21日,在常州举行的一次专业会议上,Krastsvetmet公司展示了其升级版玻璃纤维漏板在中国最大玻璃纤维制造厂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首批成果。该产品由Krastsvetmet的专家与诺尼可钯技术中心联合研发,有望为这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
  • 科技
  • 8月26日
  • 每日财经网
  • 科技
  • 8月18日
  • 每日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