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金提醒:警惕屏幕共享骗局,守护个人财产安全

骗局揭秘 每日财经网

近期,多地频发的诈骗案例又一次将“屏幕共享”骗局引入大众视线。“共享屏幕”实质上就是通过特定APP等手段,使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能够让对方实时看到。诈骗人员就是利用这一点窥探受害者手机上的关键信息,如本人输入的密码、验证码、解锁的过程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的资金。

据环球网报道,天津的罗先生前不久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他刚预订的航班被取消了,并主动提出帮助他办理机票改签并支付航班延误赔偿金。罗先生按照指示使用支付宝给一个票务公司的账户发起收款,但提示收款失败。骗子进一步引导他下载了“云服务App”,这是一个拥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罗先生在共享操作时无意中打开了银行App、支付付款码,随后不久,罗先生银行卡内3万多元的余额全部被转走。

无独有偶,湖南省衡阳县公安局也披露了这样一个案例。就在今年七月,辖区的王先生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客服人员,给出的说辞是系统检测到他购买的该保险即将开始自动扣费,如不取消,每月将自动扣去上千元,需要与王先生通过屏幕共享解除绑定。信以为真的王先生下载了相应APP进行操作,殊不知另一边的诈骗分子已经获取到关键信息并转走了银行卡中钱财。

从真实案例中不难发现,诈骗团伙也许会冒充官方客服、监管部门、执法部门等身份,其话术也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引诱受害人下载具有远程操作、屏幕共享等功能的软件,指引受害人配合完成微信余额提现到银行卡、提供银行卡号、远程“扫脸”等步骤。将受害人的钱以数字人民币兑出的方式转移到数字钱包,然后通过消费的形式把钱转走。

根据此类诈骗的套路,马上消费也为大家提供几条防范措施:

一、“共享屏幕”需谨慎。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凡是陌生人提出的屏幕共享要求一律拒绝。如有必须使用共享屏幕的情况,也不要登录任何涉及钱财的软件。而如果已经不小心进入屏幕共享,正确的退出方式是在打开的屏幕共享软件中点击“停止共享”,而不是单纯地切换回主屏幕。

二、不轻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比如航班取消、软件自动扣费续费、公检法通知等。突然获知此类信息的时候要保持镇定,及时通过相应的官方正规渠道进行确认。

三、尽量选择有共享防护措施的手机终端。此类手机在进行屏幕共享操作时,与它共享屏幕的手机上不会显示用户短信验证码、付款码界面等敏感信息。

四、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使用更加复杂且不容易猜测的密码。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此类诈骗,或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应立即停止共享,记录所有相关信息并及时报警。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承兑)。

公司凭借卓越的信息安全产品获得认可 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美国商业资讯)--企业级域名安全提供商以及域名管理、域名系统(DNS)、数字证书管理、品牌保护和反欺诈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CSC今日宣布,其在第九届年度“网络安全突破奖”(Cyb…
  • 公司
  • 22小时前
  • 文传商讯
渥太华,安大略省--(美国商业资讯)--端到端供应链协调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Kinaxis® Inc.(TSX:KXS)今日宣布,公司已安排召开电话会议,讨论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电话会议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6日(…
  • 公司
  • 22小时前
  • 文传商讯
消費者對市場波動已逐漸麻木,這使得他們即使實際財務狀況未改善,也感到更加自信。認為自己財務安全的「自信」消費者數量持續成長,自2023年以來成長了10%。 消費者正審慎消費,青睞能提供信任與價值的零售商和品牌。「品牌信任」成為新的價值貨幣,…
  • 公司
  • 22小时前
  • 文传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