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包括养老服务师在内的17个新职业。养老服务师同传统的养老护理员相比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泰康之家·申园社区护理公寓,看看时代新机遇之下的新职业养老服务师,是如何在泰康之家以专业化积极助力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
新职业发布:养老服务人员得到社会认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即已达到3.1亿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400万人,而养老护理员的缺口却高达千万。如此庞大的老龄群体,对专业、细致、系统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是我国老龄群体的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师的出现则为破解“老了后由谁照护”“怎样的照护才最好”等现实问题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也让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青年人看到了职业发展新愿景。
吕勤,一名“95后”,目前在位于上海松江的泰康之家·申园工作,至今已有近6年的从业时间。作为一名专门负责记忆照护服务的养老服务师,她见证了我国养老服务从简单看护到专业化照护的转型。
“在很多人眼中,养老服务的从业者可能只是照顾老人吃喝和起居。”吕勤说,养老作为现在社会需求日益凸显的一个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对从这个行业从业者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她看来,她们其实更像是为长辈设计人生下半场蓝图的“生活建筑师”。要为长辈们打造稳定而舒适的晚年生活。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有了正式的职业名称,标志着养老服务正式从简单劳动向专业技术服务转型。包括吕勤在内的所有“银发生活建筑师”们,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全新的施展舞台。
专业贴心服务:亿万长者亟需“青春养老人”
“阿姨,您就叫我小吕吧!”,这是笔者采访时看到的吕勤为一位新入住长辈服务时的场景。由温馨话语开启的专业评估流程,是我们解读泰康之家照护服务的开端。
在长辈的入住评估中,作为照护团队的吕勤会和医生、社工组成三方评估团队,从身体机能、疾病状况、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到社会心理状态及情绪指标,进行全维度评估;随后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协调多学科团队开展日常照护服务,并持续跟踪调整——这一流程,贯穿了从评估到执行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除了承担评估工作外,吕勤说她目前在工作中的重点是服务认知症长辈。这部分长辈普遍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为了让这些长辈也能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吕勤表示自己必须学习更多和疾病相关的知识,尤其要掌握好沟通的技巧,具备妥善应对患病老人的精神行为症状的能力。
“我们会通过一些非药物疗法来对疾病进行干预”采访间隙吕勤带着笔者参观了泰康之家·申园的记忆照护区,在多感官刺激辅助类训练墙前驻足,她继续说“我们在环境中设置了很多这样的装置,照护师会引导长辈触摸不同材质、去探索不同的‘小机关’,目的是增加感官刺激和长辈与环境的交互,这样才能达到延缓退化速度的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于专业化、个性化的多元多层次护理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新设立的“养老服务师”职业,旨在涵盖养老行业全流程的关键节点和多维任务,其职业属性体现为服务“链条式闭环”,而这跟泰康之家“以人为中心”的老年整合照护理念不谋而合。
泰康之家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打造了“1+N”多学科照护模式,建立了一支由个案管理师/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的多学科服务团队, 为长辈们提供全人关怀、全程陪伴、全周期管理的高品质享老服务体验。
吕勤表示,在这样的多学科团队协作下,长辈得到的照护服务是更全方位的,从一日三餐到慢性疾病管理,再到长辈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需求,都能得到全面的满足,而这些服务人才队伍,正日益表现出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特点。泰康之家·申园社区健康照护部的负责人表示,申园近130名养老服务工作者中,75%都是95后,大专以上学历也达到43%,在这些“青春养老人”的成长路径上,还需要不断对他们进行职业资格等级认证的辅导,从理论到实操,甚至包括情绪管理等内容,全面而实用。
职业幸福感:被需要与被关爱的“双向奔赴”
养老服务师的正式问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今后的工作压力,吕勤坦言,虽然会有一些紧张,但养老服务师带给自己更多的还是职业幸福感。因为她在工作中总能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需要,以及他们带给自己的温暖。
吕勤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还没毕业就来到上海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实习。六年间,她已经成长为部门的护理主管,用专业和爱心守护长辈的同时,也收获了长辈们满满的认可。
“这份职业也带给我很多成就感,我是被需要的。其实很多的爷爷奶奶,就像小孩一样,我们为他们提供温馨的服务。有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零食揣在口袋里,然后悄悄地递到你的手里。那个时候我都觉得我不是在这里工作的,我就像他的孙女一样,就会觉得心里很暖。”
从吕勤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养老服务师和被服务的长辈间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关系,长辈们特别是患有认知症的长辈,需要像她这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青春养老人”,带着热忱与活力,用爱与责任为他们编织晚年的幸福。
如今,像吕勤这样的“青春养老人”正在成长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新生力量。她们不再只是简单的养老护理员,而是成为覆盖老年人生活各方面需求、提供个性化照护方案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断以自己的专业和爱心为长辈绘制人生最后阶段的幸福蓝图。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