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会有经济危机吗?德国央行前行长:目前全球经济只是适度放缓

宏观 每日财经网

最近大家都有一种默契,感觉2019年经济将开始下行。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相关报告,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但维持了中国今明两年增速不变。那么IMF最新预期数据是什么?全球经济预期下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019及2020年会出现经济危机吗?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今年经济形势的有关问题。

IMF预测全球经济最新数据

2019年1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5%,2020年下调至3.6%。从国家情况来看,2019及2020年中国保持增速预期6.2%不变、美国今明两年同样维持在2.5%和1.8%的增速预期。而欧元区则没那么幸运,IMF下调其今年经济增速0.3%-1.6%预期。

根据IMF预期数据来看,2019年开始全球经济开始放缓脚步,目前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之余,市场也有所波动。而影响经济增速预期的主要原因,IMF表示是由于世界贸易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美国持续加息对金融市场有一定影响。除此之外,英国“无协议脱欧”也是造成经济下行风险原因之一。

全球经济预期下调对中国影响

在国民普遍感受到今年中国经济开始下行的时候,IMF竟仍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不变,这多多少少让人感到有些惊喜。但中国一直提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因此不可能独善其身。那么全球经济预期下调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利: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投资者势必开始心慌慌,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避风港。而从IMF发布的报告来看,中国是为数不多今后两年增速预期保持不变的国家,所以未来中国有成为国外投资者瞄准的主要市场可能。

弊:2019年经济不确定成分较高,若未来世界经济环境严峻,那么我国对外贸易必然会受影响。虽说IMF没有下调我国经济预期,但也不能过分盲目乐观,对经济唱高调。

2019年会出现世界经济危机吗

对于此次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德国央行前行长魏柏昂表示:“市场总是容易从极度乐观到极度悲观,我认为市场太悲观了,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只是适度放缓,但我们并没有进入衰退。”

什么意思?也就是魏柏昂认为此次经济预期下调只是适度放缓,而放缓并不代表我们的经济是衰退的,所以未来经济危机之说也就没有足够的支撑力。

小编个人认为,任何事物不可能一直高速运转,总会出现疲软的情况。出现下行是对比以前经济成绩优异之时,但若它能保持一定正常水平,称之为“经济危机”有点言之过早吧。总而言之,2019年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经济,在形势尚不明朗的之前,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传谣,不危言耸听。

武田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上重点介绍其强大的肿瘤产品阵容和后续产品线数据

莱纳国际成为博鳌亚洲论坛钻石会员;莱纳国际总裁Chris Marlin先生将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言

第六届中国科技金融年会召开

✽本文为每日财经网独家原创稿件,观点仅供参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M17)。

经济数据加速恶化,利率有必要进一步下调。此次1年期MLF利率下调后,预计1月20日5年期LPR会相应下调10个基点。
  • 宏观
  • 2022-1-17
  • 每日财经网
在当前时点实施果断的降息政策,有助于增加实体经济真实的信贷需求。综上,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显著,衰退期内经济的内生增长动能不足,货币当局已经打开宽松通道。
  • 宏观
  • 2021-12-21
  • 每日财经网
在本次降息之前,LPR已经连续19个月保持不变,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本次降息备受关注且意义重大。
  • 宏观
  • 2021-12-21
  • 每日财经网
探索风险减量新模式,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护网。12月12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平安守护·防患未‘燃’”2024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上,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布《城市重点消防安全…
  • 综合
  • 16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11月28日,由香港董事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杰出董事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凭借出色的公司治理及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国平安荣获2024年“杰出董事奖”和“气候管治奖”两项殊荣。据介绍,这是中国平安董事会第六次获得香港董事学会授予的“…
  • 气候
  • 16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11月21日,由中国平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简称“乌镇峰会”)金融科技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本届乌镇峰会金融科技论坛聚焦“数智时代的金融科技”,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
  • 商业
  • 16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来源:新华社 浙江平安产险 2024年,是向新而行的一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新质生产能力正不断迸发出新动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东数西算”首条400…
  • 宏观
  • 2月28日
  • 每日财经网